液冷服务器,AI热潮中的“冷”机遇!这些核心龙头股有望爆发
当AI算力如同微波炉里烤大象,液冷技术正成为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中央空调”。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芯片单卡功耗冲1200W,GB300服务器机柜功率高达120kW以上,而传统风冷极限才30kW!” 中信建投的最新研报指出了AI算力发展带来的严峻散热挑战。
这股AI热潮带来的热量,正催生一个巨大的市场——液冷服务器。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3.9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到2029年,这一市场更将飙升至1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8%。
01 热问题,冷解决方案
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正让传统风冷技术“不堪重负”。
液冷技术作为一种利用液体作为冷却介质的新型冷却方式,正在成为高功耗计算芯片的“救星”。液体导热能力是空气的1000倍以上,通过液体流动直接或间接接触热源,能快速将芯片产生的热量带走。
目前,液冷技术主要分为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三大路线。
其中,冷板式液冷是当前主流解决方案,占据市场份额90%左右,而浸没式液冷则因更高的散热效率备受关注。
政策强力驱动也是液冷技术普及的关键因素。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PUE需≤1.25的政策红线,正倒逼液冷技术加速渗透。
行业预测显示,液冷在AI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4%跃升至2025年的33%,实现翻倍式增长。
02 百亿市场,产业链全景图
液冷服务器市场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IDC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2.6亿美元,同比激增98.3%。
这一增长态势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2025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约48%。
液冷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上游冷却液、泵阀、管路、导热材料等一系列产业的创新和增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从上游材料(冷却液、导热材料等)、中游制造(液冷板、CDU、水泵等)到下游解决方案(全栈液冷系统),各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据预测,2025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
03 龙头崛起,核心玩家圈地
在液冷服务器领域,一批技术领先的企业已脱颖而出。
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
英维克作为数据中心温控领域龙头,在液冷领域布局早、投入大、产品线全。
公司是全球仅有的两家掌握冷板式与浸没式双路径液冷技术企业之一,市占率超35%。
英维克推出的“All in one”全链条液冷系统,单机柜散热能力突破100kW,PUE值低至1.15,服务腾讯、阿里、华为及英伟达等头部客户。
中科曙光则是浸没式液冷领域的领军企业,浸没式液冷市占率高达58.8%。
公司第三代C8000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750kW,相较于传统风冷技术节能30%以上,同时机房面积节省80%。
申菱环境作为华为数据中心液冷唯一合作伙伴,推出全球首创“冷源原测+末端液冷机柜”全栈方案,PUE低至1.15。
核心部件供应商
思泉新材凭借纳米碳冷板技术,导热率高达2000W/mK(传统铜材仅为400W/mK),散热效率提升40%。
公司产品通过英伟达H100认证,绑定DGX SuperPOD项目。
巨化股份是全国最大氟化工生产基地,也是液冷冷却液领域的龙头企业。
公司开发的高性能巨芯专用冷却液填补了国内高性能大数据中心专用冷却液的空白,实现冷却液的国产替代。
永贵电器则在液冷快接头(UQD)这一关键部件上取得突破。
液冷快接头是冷板式液冷系统的核心连接组件,长期受困于跨品牌互插难题。随着英特尔携手国内五家液冷硬件供应商成立通用快接头互插互换联盟,这一瓶颈正被突破。
04 业绩为王,谁已崭露头角?
随着液冷服务器市场的爆发,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已开始体现。
飞荣达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103.95%至123.69%。
公司表示,AI服务器散热相关业务与部分重要客户的合作有序推进,推动了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英维克2025年上半年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50.25%;净利润2.16亿元。
作为腾讯、阿里的核心供应商,公司液冷业务增速超280%。
中石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6亿元至1.29亿元,同比增长85.01%至105.75%。
业绩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大客户终端产品散热材料需求用量增加,以及AI赋能下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产品快速迭代。
05 投资逻辑,把握节奏与重点
面对液冷服务器这一高速增长的赛道,投资者应如何把握机会?
关注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这类企业具备从芯片到数据中心全场景的液冷解决方案能力,技术壁垒高,客户黏性强。
如英维克、中科曙光等龙头企业,不仅技术领先,且已绑定头部互联网厂商,业绩确定性较高。
聚焦核心部件供应商。液冷系统涉及冷却液、液冷板、CDU、水泵、快接头等多个核心部件,具备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能力的厂商成长空间大。
永贵电器在液冷快接头领域的突破,以及巨化股份在冷却液领域的国产替代,都是典型例子。
把握业绩兑现节奏。从技术研发、客户验证到批量供货,液冷业务的业绩兑现需要一定周期。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已通过客户验证、形成批量供应的企业,如飞荣达、中石科技等。
06 风险与挑战,前行中的障碍
液冷服务器赛道虽然前景广阔,但投资者也需清醒认识到其中的风险与挑战。
技术路线风险。液冷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冷板式、浸没式、喷淋式等不同技术路线仍在竞争中,哪种路线将成为最终主流尚存不确定性。
成本压力。液冷服务器的初始投资成本仍高于传统风冷系统,尽管TCO(总拥有成本)可能更低,但高昂的初始投资可能影响客户采购意愿。
标准化进程。液冷行业的标准尚不完善,如不同厂商的快接头之前长期存在跨品牌互插难题,虽在逐步解决,但完全实现标准化仍需时间。
竞争加剧。随着市场前景明确,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涌入这一赛道,可能导致竞争加剧,影响企业的毛利率水平。
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持续爆发,这些掌握液冷核心技术、绑定头部客户的企业,正迎来属于自己的“寒武纪大爆发”。
热点资讯
- 《夏天只是一天》定档5月14日 “隐秘”之后李梦张颂文再合体
- 38年恩怨再燃!东亚杯国足与香港队爆发激烈恶性冲突
- 刘氏兄弟足球路为何越走越邪门
- 孤勇者还是真性情?高志凯有多敢讲!
- 小孩医保卡丢失不用慌!2025全国补办指南:步骤、政策全解析
- WTT大满贯赛: 单打签位公布! 国乒首轮2场内战, 中日名
- 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操课程与咨询
- 指纹破译快人一步!三角洲行动指纹破译机制攻略
- 1/4决赛时间敲定!中国遇强敌!对手2核心重伤,郭士强遇三难
- 特朗普关税炸弹:芯片进口税率或飙至300%,中国半导体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