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美豆订单清零特朗普急了,喊话月底见面,中方却早已另寻新欢

点击次数:84 发布日期:2025-10-10 23:56

“我们不是要政府送钱,是要市场恢复。” 北达科他州一位农场主对着镜头,声音沙哑,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卖不出去的大豆。这句话,没什么花哨的,却比任何数据都更刺痛人心。

而在千里之外,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敲下了一行字,喊话希望在10月底能和中方见个面。重点谈什么?谈大豆。他说,“美国的大豆农民正在蒙受伤害”,希望中国能“网开一面”。这姿态,和他几年前挥舞关税大棒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有趣的是,这场“月底之约”,更像是特朗普的一场单人脱口秀。截至目前,中方没有任何官方确认。外交上这种高层接触,通常都是双方团队反复拉锯、敲定细节后的官宣,哪有这样直接在网上喊话的。这更像是一种表演,一场演给中西部票仓看的危机公关秀,告诉那些焦虑的农民们:看,我正在努力。

只是,努力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冷冰冰地摆在那里:截至2025年9月18日,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订单是零。一个巨大的“0”。这是自1999年有统计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秋收已经一个多月,往年最繁忙的出口季,码头上却一片死寂,一张来自中国的订单都没有。

这背后,并非是中国不需要大豆了。恰恰相反,就在8月,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冲到了历史第二高,接近1400万吨。但这泼天的富贵,却没美国农民什么事。超过85%的份额,也就是1049万吨,都流向了巴西。阿根廷的货船也正在驶向东方。

这盘棋,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布下的。中国早在上半年,就和巴西、阿根廷签下了多份长期采购协议,直接锁定了未来数月乃至全年的供应。这意味着,即便特朗普的“月底之约”谈崩了,中国的供应链也稳如泰山,市场不会有丝毫动荡。牌,已经不在美国手里了。

七年的贸易摩擦,像一场漫长的消耗战。最初,许多农民相信这只是短期阵痛,是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政府也确实撒下了一些临时补贴,安抚着大家的情绪。可一年又一年,当补贴因财政赤字而缩水,当化肥、种子、柴油的成本肉眼可见地上涨,当银行的贷款催收电话越来越频繁,那种“为国牺牲”的豪情,早就被磨得一干二净。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给特朗普的信里写得更直白:持续的关税战已经让农民的财务濒临崩溃。种得越多,亏得越多。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问题,而是生存问题了。

所以,特朗普急了。他的政治基本盘正在松动。那些曾经将他送上高位的农民,现在正用最绝望的眼神看着他。他需要一个故事,一个正在解决问题的姿态,来稳住局面。

但大豆早已不是单纯的农产品了。它成了中美战略博弈棋盘上的一颗关键棋子。当中国可以从容地选择买家,构建了“去美国化”的稳定供应链时,美国农民却发现,他们的世界里,除了中国这个买家,似乎再也找不到能消化如此庞大产量的下家了。

这场由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最终的苦果,却由他最忠实的支持者来吞下。这或许才是整个事件里,最讽刺的地方。至于月底那场虚无缥缈的会面,又能谈出什么呢?恐怕连北达科他州那位农场主,心里都没什么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