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44集谍战太猛,佟丽娅、刘威、丁嘉丽领衔,又一部黑马之作!
要是你以为谍战剧主角都得是明楼那种八百个心眼的“千层饼”,那高大霞可得让你大跌眼镜了。
1945年的大连街头,这个风风火火的姑娘可能正追着小偷满街跑,顺手还能把国民党特务耍得团团转。
别人搞谍战是西装革履喝咖啡,她搞谍战是拎着红肠挤火车——没错,就是那根引发连环乌龙的红肠,让整个大连的特务网差点翻了天。
《霞光》最让人上头的地方,就是把谍战拍出了烟火气。
你看佟丽娅演的高大霞,哪像传统特工?她会在火车站为追小偷跑丢鞋,会因被冤枉急得跳脚,可就是这么一个“不完美”的英雄,曾经单枪匹马烧过日军军火库。
这种反差感让谍战不再高高在上,反而像是发生在邻居家姐姐身上的传奇。
故事的开端就充满戏剧性。
大连那时刚脱离日据,由苏联红军暂时管辖,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高大霞奉命前往大连工作时,绝对没想到自己会因为一根红肠被卷进旋涡。
火车站里,丁嘉丽演的国民党特工麻苏苏阴差阳错把她当接头人,塞来装情报的红肠;
另一边,刘威演的特务方若愚虎视眈眈,而刚从苏联留学归来的傅家庄,竟因此误认为她是女特务——好家伙,一趟列车还没开动,四个人已经演完了谍战版“萝卜蹲”。
但高大霞可不是省油的灯。
发现被跟踪后,她带着红肠在火车上和特务周旋的段落简直精彩:明明是被动卷入,却硬是靠机灵反客为主。
这种“误打误撞”的喜剧元素,让剧集有了别样趣味。
据史料记载,1945年前后大连确实发生过类似经济战,国民党曾试图用假钞扰乱市场,剧中捣毁假钞窝点的情节正是这段历史的艺术再现。
随着剧情推进,高大霞和傅家庄这对“欢喜搭档”越来越默契。
从拆除会场爆炸装置到肃清文工团卧底,每次行动都像在刀尖上跳舞。
最惊险的是高大霞被陷害入狱那段——傅家庄拼命寻找证据为她平反的过程,不仅考验着战友信任,更折射出特殊年代情报工作的残酷。
有场戏特别动人:高大霞在狱中望着小窗外的霞光,眼神里有委屈但更多是倔强,这个画面正好点题:黑暗终将过去,霞光必会来临。
更难得的是,剧中对反派的刻画不脸谱化。
麻苏苏和方若愚从顽固到动摇的转变层层递进:他们目睹国民党搞爆炸危及平民、用假钞坑害百姓,而高大霞们始终把群众安全放第一位。
这种对比让“弃暗投明”显得顺理成章。
历史上大连解放初期确有特务转化案例,剧中的处理让故事更有厚度。
要说最接地气的,还是高大霞做群众工作的片段。
当敌人威胁百姓安全时,她不像传统特工那样单打独斗,而是用东北大姐特有的亲和力组织转移。
有一幕她边发窝头边安抚老人:“大娘咱别慌,苏军同志在外头守着呐!”这种带着方言味的朴实对话,比喊口号更能展现我党干部的担当。
据《大连志》记载,1945-1946年间我党成功组织过十余次大规模群众转移,剧中情节正是这段历史的缩影。
比起其他谍战剧的紧张压抑,《霞光》的独特魅力在于“生活感”。
高大霞会饿肚子、会发脾气,查案查到一半可能还得先去帮邻居找走丢的鸡。
但这种平凡恰恰反衬出英雄的伟大——没有飞天遁地的神通,只有扎根人民的坚守。
导演用镜头捕捉了大量大连街景:有轨电车叮当驶过俄式建筑,菜市场里热气腾腾的包子铺,这些真实场景构建出独一无二的谍战美学。
如今在大连鲁迅路等历史街区,仍保留着当年的老建筑。
当你走在这些斑驳的砖墙间,仿佛还能听见高大霞们奔跑的脚步声——他们用最朴素的信念,迎来了真正的霞光满天。
如果说《伪装者》是优雅的华尔兹,《霞光》就是充满生命力的扭秧歌,各有各的精彩。
还没看过的小伙伴,不妨换个口味,看看这位“虎妞”特工如何用柴米油盐的方式改写历史!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热点资讯
- 小孩医保卡丢失不用慌!2025全国补办指南:步骤、政策全解析
- 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操课程与咨询
- 刘氏兄弟足球路为何越走越邪门
- 38年恩怨再燃!东亚杯国足与香港队爆发激烈恶性冲突
- 孤勇者还是真性情?高志凯有多敢讲!
- 李卓然的革命人生,坚韧不拔默默奉献,值得我们敬佩
- 1/4决赛时间敲定!中国遇强敌!对手2核心重伤,郭士强遇三难
- WTT大满贯赛: 单打签位公布! 国乒首轮2场内战, 中日名
- 《夏天只是一天》定档5月14日 “隐秘”之后李梦张颂文再合体
- 指纹破译快人一步!三角洲行动指纹破译机制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