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边境烽烟再起,美印暗流涌动,大国博弈将如何改写冲突走向?
南亚的夜空,终究是没能平静下来。那感觉就像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被一声惊雷撕裂,十月九号的深夜,几架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机,有JF-17“枭龙”,还有F-16,带着“翼龙”无人机,就那么呼啸着,把喀布尔上空的寂静搅得粉碎。这套组合拳打出来,谁都看得明白,目标明确,就是冲着“精准打击”去的。一场新的风暴,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巴基斯坦那边很快就宣布了战果,言之凿凿,说这次空袭干掉了巴塔(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大头目,诺瓦·瓦利·马哈苏德,还顺手消灭了200多个武装分子。听起来是个大捷报,可这份捷报的字里行间也透着血腥的代价,巴方自己承认,23名士兵在行动中牺牲了,还有29人受伤。
可这事儿,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巴基斯坦的捷报墨迹还没干透呢,马哈苏德本人的声音就飘荡在了互联网上。一段录音,语气轻松得不像话,甚至还带着点儿嘲弄,大大方方地告诉全世界,自己活得好好的,巴基斯坦发布的那些,不过是自说自话的谎言。一下子,这次兴师动众的斩首行动,战果到底是什么,成了一团迷雾。双方就好像各自拿着一个计数器,你按你的,我按我的,报出来的数字,压根就对不上。
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战报罗生门,其实也不算新鲜。但这一次,双方你来我往的报复,还有那紧随其后的口水仗,硬是把这场冲突变成了一场没有裁判的“积分赛”。
你看,巴基斯坦空袭的硝烟还没散干净,阿富汗塔利班的反击就来了。十月十一日深夜,沿着那条长得吓人的、2640公里的“杜兰线”,塔利班武装对着巴基斯坦的边境哨所发动了猛烈突袭。阿富汗这边说,他们的报复行动大获全胜,一口气端掉了25个巴基斯坦哨所,打死了58个巴军士兵。巴基斯坦当然不能在嘴上吃亏,马上就顶了回去,说自己才厉害,摧毁了21个阿富汗哨所,消灭的敌方人员超过200名!这些数字,互相矛盾得让外界看得一头雾水,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边境线上打得是真的很激烈,血肉横飞。
直到十二号的清晨,那种大规模的交火才算暂时停了下来,但山谷里,零星的枪声还是像幽灵一样飘来荡去。巴基斯坦干脆心一横,把跟阿富汗之间的两个主要贸易口岸给关了。这一招,对阿富汗这个内陆国来说,简直就是釜底抽薪。物资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无数阿富汗难民只能背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在查曼边境眼巴巴地等着,那眼神里全是无助,就盼着那个关口能早一点重开。
这火,可不是一天两天点起来的。早在十月七号,巴基斯坦西北部古勒姆地区的一支军队就遭到了巴塔的伏击,9名士兵和2名军官当场牺牲。要是把眼光放远一点,就今年,巴基斯坦已经有4名中校和10名少校在类似的袭击里丧生,军人的葬礼几乎成了日常。也难怪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在国会上那么悲愤:“我们收留了600万阿富汗难民60年,换来的就是这个?”
巴塔最拿手的就是那种“打完就跑”的跨境战术,一得手就迅速溜进阿富汗境内,这让巴基斯坦军方头疼得要命。巴基斯坦觉得,阿富汗临时政府就是在反恐问题上“装糊涂”,根本没尽力去约束巴塔;可阿富汗那边也有理,坚称巴基斯坦的空袭侵犯了主权,自己的反击完全是正当防卫。
这个结,怎么也解不开,因为它的根子,埋在1893年。当时,一个叫莫蒂默·杜兰的英国外交官,拿着一支铅笔,就在地图上那么随意地一划。就这么一条线,所谓的“杜兰线”,硬生生地把同根同源的普什图族给劈成了两半。今天,阿富汗有1300万普什图人,巴基斯坦有2600万,一个民族,两个国家,多畸形。更要命的是,后来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对付苏联,把巴基斯坦的难民营变成了“圣战者”的孵化器,塔利班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说,今天的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同族关系,让反恐这件事,变得异常棘手。
如果说历史旧怨是火药桶,那大国博弈就是那根点燃导火索的火柴。就在巴基斯坦发动空袭前的48小时,新德里正上演着一出意味深长的戏。阿富汗外长穆塔基,正和印度外长苏杰生握手言欢。印度还高调宣布,要把驻喀布尔的外交机构升级成大使馆。
这个动作,在巴基斯坦眼里,跟背后捅刀子没两样。谁不知道印度一直想借着阿富汗来牵制巴基斯坦?2001年美军进阿富汗之后,印度就通过128个使领站点在当地搞情报网络,2016年还豪掷30亿美元援助当时的加尼政府。现在新德里这是要卷土重来啊,那点小心思,昭然若揭。
所以,巴基斯坦在喀布尔的这场“外科手术式打击”,很难不被看成是敲山震虎,是打给印度看的“下马威”。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态度。巴基斯坦用的F-16战机,按协议,每次出动都得经过美国点头。这次,华盛顿那边,一片沉默。在国际政治里,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表态,这等同于默许。不仅如此,空袭前不久,美国刚把巴基斯坦拉进了AIM-120D导弹的合作生产名单。这一连串动作,让人不得不怀疑,华盛顿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外部势力这么一搅和,阿富汗临时政府本就艰难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塔利班的财政一直紧张得要死,去年的财政赤字高达644亿阿富汗尼,七成的开销都得靠国际援助。钱袋子一紧,内部的路线分歧就冒出来了。
十月五号,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在坎大哈开了个闭门会议,讨论的议题极具争议性:到底要不要同意美军重返巴格拉姆基地?这简直是在撕裂他们自己。以喀布尔为代表的务实派觉得,可以啊,拿这个换点急需的经济援助,先活下去再说;可坎大哈那边的强硬派立马就炸了,痛骂这是“投降”。内部连个统一的意见都没有,碰上外部冲突,自然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阿富汗发言人穆贾希德在十二号又一次拒绝了美国驻军的要求,但话锋一转,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基建计划倒是保持着开放态度。这个“躺在金矿上的乞丐”,似乎开始慢慢想明白了,中国的推土机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繁荣和饭碗,而印度的卢比和某些国家的所谓“援助”,带来的可能更多是混乱和战争。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在网络上打响了。中文网络上,突然冒出来一大堆“巴基斯坦背叛中国”的帖子,那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要离间中巴关系。毕竟,那条连接着瓜达尔港和喀什的经济走廊,在某些势力眼里,永远是个噩梦。
现在,巴阿边境的局势,还是紧绷着一根弦。双方都在帕克蒂卡、霍斯特这些地方部署了防空武器,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也时不时地在边境上空盘旋,谁也不敢放松。虽然中国、沙特这些国家在努力调解,也促成过短暂的停火,但要想真的迎来长久的和平,那条路还长着呢。这场“计数器战争”的背后,是殖民时代留下的伤疤,是恐怖主义的毒瘤,是大国博弈的阴影,它们交织在一起,成了一个死结。双方挥舞着各自的“战报”互相攻击,消耗的是宝贵的国力,可真正受苦的,却是边境线上那些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老百姓。说到底,再精准的导弹,再漂亮的战果数字,又怎么比得上一个普通人能安稳睡个好觉的日子呢?
热点资讯
- 娱乐圈镜头下4位清瘦男星,粉丝呼吁多吃点饭,保持健康状态
- 中国科学家找到参与哺乳动物再生的首个分子开关
- “库存压力的猫变了!网友发现背后的大秘密”
- 张予曦毕雯珺同框引热议:颜值组合谁不爱?
- 防弹盾牌透射比分析
- 树叶粉碎机的核心功能和特点
- 时光从不败美人!王祖贤温哥华近照曝光,全黑LOOK气场全开,
- 免签政策发力:美国游客挤爆上海,中国速度震撼老外
- 杰伦格林成太阳新巨头, 控卫戴维森将穿火箭4号球衣, 他迎来
- 月球下的人, 听着月球上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