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0点为何屡攻不下?监管出手短扰,利好长期生态
本周市场里有两件事,把我的注意力拉得很紧:一是大盘多次在3900点附近“撞墙”,出现3899、3896这样的近而不破数字,投资者情绪被反复试探;二是监管在9月19日夜间突击出手,对四家公司实施风险警示,将被ST,并在9月22日停牌一天,显示出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为什么这两件事会同时出现?它们对短期行情和长期市场生态各自意味着什么?
先把事实摆清楚。监管认定复旦复华在2019、2020、2023年存在虚假记载,累计虚增利润约8106.55万元,公司被罚400万元;思科瑞2022年虚增利润700.54万元,被罚200万元,相关负责人被罚120万元与80万元;绝味食品被认定在2017和2021年少记营业收入,处以400万元罚款;创意信息在2022、2023年多记营业收入,分别为2.68亿元和1.25亿元。四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并停牌,时间和金额都很“及时”——这不是偶发现象,而是监管常态化下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监管趋严会放大短期波动?因为信息披露修正会改变市场对个股乃至整个行业的预期,引发估值重估。当多家公司在短期内被揭露信息问题,市场对业绩可信度的怀疑会扩散为整体风险偏好的下调。正值国庆前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资金更倾向观望或回撤。那大盘在3900点附近被反复压制,是主力不愿推新高,还是监管与资金节奏在合谋?我认为两者都有。上证50周线已从连续六周站稳的进攻线回落至进攻线之下,说明大主力并不急于此刻制造新高;再加上监管收紧,高位扩张的动力被进一步抑制。
从技术层面看,创业板在连续七周阳线后出现日线顶背离,短期动能不足。我倾向于认为创业板下周大概率先回踩至约2980点左右,周线收阴的概率明显增加。大盘近四周呈“涨一周、跌一周”的交替节奏,节奏已经改变,短期向上空间受限,调整和洗盘难以避免。但这是否意味着行情终结?并非如此。历史告诉我们,健康的上涨往往需要间歇性的消化和节奏控制。监管从严、个股退场、市场去伪存真,实际上有助于构建长期可持续的牛市基础。
面对不确定性,给大家几条可操作的建议:
- 关注基本面与估值,优先配置上证50类的行业龙头以及现金流稳健的中大型蓝筹,别把全部鸡蛋放在小盘和高风险题材里。
- 严格仓位管理与止损规则,特别是在长假前务必控制杠杆和投机仓位,别被行情一波小震荡打懵。
- 关注监管动向和信息披露质量。公司被监管点名时要第一时间评估影响,谨慎处置;同时呼吁完善股民赔偿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者损失。
我们究竟该害怕短期调整,还是该拥抱长期制度改进带来的市场净化?我更倾向于后者:短期的阵痛换来的是更透明、更健康的资本市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只要政策导向明确、监管有力、投资者理性,A股的长期回报仍值得期待。你怎么看?是先缩仓观望,还是趁调整关注优质标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热点资讯
- 娱乐圈镜头下4位清瘦男星,粉丝呼吁多吃点饭,保持健康状态
- 张予曦毕雯珺同框引热议:颜值组合谁不爱?
- 防弹盾牌透射比分析
- “库存压力的猫变了!网友发现背后的大秘密”
- 中国科学家找到参与哺乳动物再生的首个分子开关
- 树叶粉碎机的核心功能和特点
- 时光从不败美人!王祖贤温哥华近照曝光,全黑LOOK气场全开,
- 杨洋新角色韩立引期待,演技细腻获好评,努力值得肯定
- 主文件表损坏怎么办?数据恢复全流程解析
- 杰伦格林成太阳新巨头, 控卫戴维森将穿火箭4号球衣, 他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