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正在上演一场荒诞剧,六天130份减持计划,大股东如何把股市变提款机?
六天130份减持计划,同比激增100%——这不是牛市狂欢,而是赤裸裸的收割盛宴。
2025年9月,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荒诞剧:大盘指数攀升的同时,上市公司大股东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抛售股票。 短短六天内,130家公司密集披露减持计划,较去年同期激增100%。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发出严厉警告:若不堵住“合规”减持的漏洞,A股将永远陷于“上涨即抛售”的恶性循环中。
01 减持狂欢,上涨行情成了抛售良机
A股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造富运动”。 大股东们手握成本不足1元的原始股,在二级市场以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溢价套现。
数据显示,2025年8月单月减持套现规模突破400亿元,而同期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却鲜少超越IPO募资额。 股东们忙着“抽血”,却对“造血”无动于衷。
这场减持狂欢与市场上涨呈现诡异正相关:牛市越涨,减持越猛。 这种悖论现象恰恰印证了刘纪鹏的断言——A股已经陷入“上涨即抛售”的恶性循环。
02 合规漏洞,减持手段花样翻新
所谓“合规减持”,已经成为钻制度空子的遮羞布。 协议转让折价20%给关联方、家族信托拆分股权、“技术性离婚”分割股份——这些花样翻新的减持手段,本质上都是将监管红线踩成“斑马线”。
更令人惊讶的是,大股东减持往往事后披露,而增持却需提前公告。 这种信息披露的双标,无异于默许“先跑为敬”。
2024年以来,证监会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升级为《减持办法》,以规章形式发布,提升了制度稳定性和约束力。 新规要求以离婚、法人终止、分立等方式减持后,相关方应持续共同遵守减持限制。
03 一股独大,股权结构埋下祸根
数据揭示的真相更为残酷。 A股5400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持股比例普遍高达45%-60%,远超30%的实际控制线。 这意味着至少20%的股份可随时抛售而不影响控制权。
这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直接催生了“上市即套现”的投机文化。 当一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将IPO视为“卖公司”的跳板,而非与股东共享成长的起点时,所谓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便成了彻头彻尾的谎言。
04 监管出击,新规力图堵住漏洞
面对日益严重的减持问题,监管部门终于出手。 2024年5月24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新规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增加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前的预披露义务,要求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以及合计持股5%以上的一致行动人遵守大股东的义务。
针对绕道减持问题,新规明确要求协议转让后,受让方锁定6个月,丧失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在6个月内继续遵守相关限制。 同时,禁止大股东融券卖出或者参与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
05 违规处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
2023年以来,证监会快查快办14起违规减持案件。 2025年前五个月,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对违规减持开出31张罚单,涉及减持未履行信息披露、隐瞒一致行动人关系违规减持、超比例减持等行为。
对于违规减持,监管部门采取了严厉措施。 部分公司在收到监管部门罚单前就主动购回相应股份并上缴价差。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要从严从快惩治违规减持,特别是绕道减持、变相减持等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的行为。
06 国际对比,A股惩戒力度不足
与国际市场相比,A股对违规减持的惩戒力度明显不足。 韩国对违规减持最高判处3年监禁,美国《144条例》强制披露减持计划并限制价格与比例。
而A股却长期停留在“没收违法所得+小额罚款”的过家家式惩戒。 当造富速度远超实体经济利润率时,道德说教显得苍白无力。
唯有将减持价格锚定发行价、强制分红与减持挂钩、穿透监管关联账户,才能让资本市场的“合规”二字不再沦为笑话。
07 市场影响,减持潮冲击投资者信心
大股东减持对A股市场产生多方面负面影响。 最直接的是资金流出——大股东减持意味着将股票变现,导致股市资金大幅净流出。
更重要的是对市场信心的冲击。 一些大股东的“顶格减持”、“清仓式减持”,甚至利用概念炒高股价后进行“精准”减持,给市场带来极坏的影响,打击投资者信心,不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
某些上市公司“清仓式”减持的背后,还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问题。 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对自己公司的恶意减持,使投资者对其公司发展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和经营。
08 应对策略,投资者如何规避风险
面对大股东减持潮,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 重点关注估值合理、业绩确定性强的品种,如低估值板块(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市盈率普遍在6-8倍之间)、高股息品种(部分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公司股息率超过4%)、业绩稳定增长的消费和医药行业龙头企业。
投资者应当控制单一品种仓位不超过20%,避免追高估值过高的热门概念股,保持一定现金比例,等待更好的介入时机。
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偏股型公募基金净赎回规模达380亿元,股票型ETF整体净流出超200亿元。某知名私募基金近期仓位从85%降至70%,明显降低了风险暴露。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A股大股东净减持仅46亿元,相比2023年四季度下降84.2%。 但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2025年9月,减持潮再次袭来。 产业资本在股价大幅上涨后,更倾向于获利了结。
证监会将违规减持处罚标准提高到新的高度:违规主体需购回违规减持股份并上缴价差。 但在巨大的套利空间面前,这些措施能否真正遏制大股东的减持冲动,仍是未知数。
#热问计划#
热点资讯
- 娱乐圈镜头下4位清瘦男星,粉丝呼吁多吃点饭,保持健康状态
- 张予曦毕雯珺同框引热议:颜值组合谁不爱?
- 防弹盾牌透射比分析
- “库存压力的猫变了!网友发现背后的大秘密”
- 中国科学家找到参与哺乳动物再生的首个分子开关
- 树叶粉碎机的核心功能和特点
- 时光从不败美人!王祖贤温哥华近照曝光,全黑LOOK气场全开,
- 杨洋新角色韩立引期待,演技细腻获好评,努力值得肯定
- 主文件表损坏怎么办?数据恢复全流程解析
- 杰伦格林成太阳新巨头, 控卫戴维森将穿火箭4号球衣, 他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