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香山股份大股东狂套现2.37亿!回购仅3300万,业绩还暴跌 33%,股民慌了

点击次数:192 发布日期:2025-09-11 05:23

9 月 7 日晚间,香山股份 (002870) 一则减持公告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公告显示,公司大股东赵玉昆计划在 9 月 29 日至 12 月 28 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两种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减持上限达 391.5 万股,若以当前剔除公司回购专户后的总股本计算,这一减持比例恰好触及 3% 的监管红线。

这并非香山股份股东近期首次大规模减持。回溯近两个月,就在 7 月 8 日至 8 月 19 日这段时间里,公司股东赵玉昆与陈博刚已完成一轮密集减持动作。其中,赵玉昆减持 396 万股,套现金额约 1.28 亿元;陈博刚减持 323.96 万股,套现约 1.09 亿元。简单计算不难发现,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两人合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5.45%,累计套现金额高达 2.37 亿元,如此密集且大额的减持,难免让投资者对公司后续发展产生疑虑。

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大股东持续减持离场的同时,香山股份正推进的股票回购计划却显得 “力不从心”,无论是回购比例还是推进速度,都与大股东的减持幅度形成鲜明反差。时间拉回 4 月 18 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 3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当时计划使用不低于 6000 万元、不超过 1.2 亿元的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以不超过 35 元 / 股的价格,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目的是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这本该是向市场传递信心的举措。

但从实际进展来看,回购力度远不及预期。截至 8 月 31 日,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回购股份仅 107.68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仅为 0.82%;回购成交的最高价 31.00 元 / 股,最低价 30.31 元 / 股,总金额为 3306.94 万元,不仅未达到回购计划下限 6000 万元的一半,与大股东单一个人动辄上亿元的套现金额相比,更是相去甚远。一边是大股东持续减持套现,一边是公司回购 “雷声大雨点小”,这种鲜明对比,让市场对公司的估值逻辑和内在价值产生了更多讨论。

公开资料显示,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香山股份)于 2017 年 5 月 15 日登陆 A 股市场,目前主营业务聚焦于智能座舱部件和新能源充配电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两大业务板块对应的产品也是公司的核心营收来源。从业务布局来看,公司踩中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赛道,但近期的业绩表现却未能与之匹配。

业绩数据显示,香山股份的盈利压力已持续一段时间。去年公司净利润就出现 3.67% 的同比下滑,而到了 2025 年上半年,业绩降幅进一步扩大。具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38 亿元,同比微降 0.56%,营收规模基本持平;但归母净利润仅为 5297.84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33.30%,净利润的下滑幅度远超营收降幅,盈利能力明显承压。

对于上半年业绩下滑的原因,香山股份在公告中也给出了三点解释。首先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叠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地缘冲突加剧,终端需求疲软的同时企业成本不断上升,两端挤压下公司经营面临压力。从具体业务来看,全球豪华车市场销量下降直接影响了公司汽车零部件板块,该板块营收同比下降 3.16%;其次,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毛利率承压,叠加衡器业务受到贸易关税带来的价格压制,两大核心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均出现下滑,直接拉低了整体盈利水平;此外,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维持行业竞争优势并实现长远发展,公司在销售渠道拓展和研发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导致费用支出有所增长,进一步侵蚀了利润空间。

面对业绩困境,香山股份也在积极寻找破局之路,尤其是针对海外业务的短板。公司坦言,自去年以来,海外工厂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客户订单爬坡不及预期、生产成本优势不明显、工厂经营处于亏损状态等问题集中爆发,已严重拖累公司整体业绩效益。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目前公司正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组织变革、管理提效、运营降本、加快新产品推出以及供应链改革等,试图通过多维度调整改善海外工厂的经营业绩。同时,公司计划利用在亚洲、欧洲及北美等核心区域已有的销售、研发和生产布局优势,推动全球业务的整合与协同,希望借助区域联动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香山股份的股价近期呈现一定波动。截至 9 月 5 日收盘,公司股价上涨 6.72%,报收 34.80 元 / 股,最新市值为 45.96 亿元;拉长时间维度看,近一年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约两成,股价表现相对平稳。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股价已接近公司 35 元 / 股的回购价格上限,而大股东仍在计划减持,叠加业绩下滑的压力,后续股价能否维持稳定,还需看公司回购计划能否加速推进、海外业务改革能否见效以及行业环境能否改善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股价波动的同时,更需深入分析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谨慎判断投资价值。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shuahuang.com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