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杜聿明担任副师长、郑洞国任师长时皆因上司关麟征而辞职
1932年秋天,蒋军的关麟征独立旅搞大了,组建成了25师,下面有两个旅。挺巧的是,师长关麟征跟两个旅长杜聿明、张耀明,不光都出身黄埔一期,还都来自陕西。关麟征来自陕西户县(现在的鄠邑区),杜聿明是陕西米脂人,张耀明则是陕西临潼人。
按照常理而言,老乡见了老乡,难免两眼都泛着泪,说不定还会相互扶持一把。要说关麟征和张耀明的关系,那是真的一直挺不错,张耀明长期算是关麟征这小团体的二号人物。不过,对另一个陕西的老乡杜聿明,关麟征就不像对待自己人那样热情,常常是冷脸冷眼,搞得杜聿明在关麒麟征手底下,总觉得心里挺不舒服,难以完全敞开。
长城血战,却未得青天白日勋章的杜聿明
25师刚组建没多久,就和第2师以及第83师一起归入十七军,不少人都知道,这三个师的师长,关麟征、黄杰、刘戡,都是黄埔一期的走出来的老兵。
关麟征很是热情推荐张耀明做自己的副手,可十七军军长徐庭瑶偏偏看中了杜聿明,所以等杜聿明升任副师长后,关麟征心里可是不太高兴啦。
关麟征治军挺严厉的,不过对细节没太多兴趣,杜聿明则是一丝不苟,擅长练兵。一段时间下来,师长和副师长在训练上的分歧逐渐激烈,关麟征火气上来了,干脆通知各部队长,所有事情都按他的指示办。这一举动让杜聿明在25师的处境变得挺尴尬。
1933年3月,热河失守之后,日军并没有歇手,依然不停地推进,长城保卫战由此打响。十七军接到命令,赶赴长城战场,25师在关麟征和杜聿明的指挥下,作为三师之一,首批抵达古北口前线。
3月9日,25师抵达古北口二线阵地,不过还没来得及休整,一线阵地上的东北军就被日军打败了。为争取再次夺回战机,关麟征亲自带领一个团冲向日军,战斗异常激烈,关麟征被榴弹炸中五处,满身鲜血,他身边的卫兵也大部分牺牲了。
关麟征身负重伤亲自带领部队夺回高地,改变了局势。可他伤势太重,之后的战斗就由杜聿明接管指挥了。
3月12日,25师损失惨重,得一直撑不下去,就在这个关键点上,黄杰的第二师及时赶到,接管了阵地。
长城抗战一结束,48个人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这份名单涵盖了东北军、西北军、晋军和中央军的各个部队,范围挺广的。十七军的三个师长关麟征、黄杰和刘戡都获了奖(军长徐庭瑶后来补授的),而在关麟征受伤后,25师实际上由杜聿明指挥,可他没有得到这个勋章,反倒是关麟征的心腹,25师75旅旅长张耀明,拿到了奖。这事儿,真挺耐人寻味的。
战败之后,杜聿明不打算继续待在25师了,借着和徐庭瑶的关系,去了南京中央军校的高等教育班第一期深造。
1936年春,杜聿明从高级教育班毕业,心里想着不太愿意回25师去看关麟征的脸色,于是借着老长官徐庭瑶的帮忙,向蒋介石推荐自己去新成立没多久的南京陆军交辎学校当学员队队长,直到那年10月5日,他才被授予少将军衔。
由此可见,那个时候的杜聿明算是蒋军里不太得志的黄埔出身将军,后来他的发展,得多亏了徐庭瑶这个伯乐。
和关麟征不和,愤而辞职的郑洞国
在长城抗战期间,郑洞国担任黄杰第2师的第4旅旅长。当第2师接管25师的阵地之后,他带领部队守住了南天门一线,为了同日军激战了好几天。
刘戡的83师是十七军的三个师里最后到达长城战场的一支,这个师也是十七军装备得最精良、规模最大的一个。
83师在多处阵地跟日军激战,每天伤亡都在几百到一千多之间。打到最后,刘戡发现几天前还装备精良的部队大半都伤亡,阵地也失掉不少,他气得抑制不住,拿起枪就想自杀,幸好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抢了枪。
83师大部分阵地失守以后,郑洞国正带着残存部队往后方转移进行休整。得知情况紧急,他又带着官兵折返回到前线抵抗。到了战场上,郑洞国脱掉军装,只穿件衬衫,自己带领着士兵冲锋陷阵。最终在83师反攻部队的配合下,把大部分丢失的阵地重新夺了回来。
在长城抗战过程中,杜聿明担任副师长,郑洞国则是旅长,不过后来郑洞国的前途似乎更为顺利。到了1936年,黄杰被升为税警总团长,在黄杰的力挺下,郑洞国顺利晋升为第二师师长,而那时的杜聿明却去了交辎学校静养。
1937年,关麟征被提拔为52军军长,统领第2师(由郑洞国担任师长)和第25师(由张耀明任师长)。关麟征上任后,郑洞国的境遇就像当年杜聿明在25师时的状态差不多。
关麟征一直把张耀明放在心上,处处希望这个老乡能多多帮衬,当然对郑洞国就要冷淡不少。在徐州会战中,52军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台儿庄会战上,反击非常给力,关麟征因此得了个绰号“关铁拳”。
台儿庄大捷刚过去不久,关麟征就被提拔为第32军团长,52军的军长空出来了,他非常积极地推举张耀明接任军长,只推荐郑洞国担任副军长,还特别叮嘱郑洞国别再兼第2师师长。
郑洞国和张耀明虽然都属于黄埔一期,不过郑洞国担任师长比张耀明提前一年,授少将的时间也早了一年。而且抗战全面爆发之后,52军在保定、徐州等地作战时,郑洞国的第2师不仅损失更大,战绩也比张耀明的25师更出色。
郑洞国对这事当然是不服气,气得一屁股就请长假走人了。自北伐时期起,他就在第2师工作,这次因为这事一时冲动离开,心里那股委屈,真是难以描述。
汤恩伯对郑洞国的本事挺看得上的,这消息一传出,军政部也点头同意了,便让郑洞国去他那集团军担任第98军的军长。
郑洞国刚到新岗位不久,便以二百师为基础,扩充组建了第五军,军长由杜聿明担任。杜聿明还邀请郑洞国去第五军的荣誉一师当师长,郑洞国于是就不再做军长了,转而投奔杜聿明去当师长。
到这时,郑洞国已经变成了杜聿明的好搭档,两人在工作上私底下关系也非常不错。后来杜聿明去东北当保安司令,郑洞国担任副长官,杜聿明生病住院时,他的长官职务也由郑洞国代理,显得两人关系挺紧密的。
复杂的关麟征
从杜聿明和郑洞国“主动”避开关麟征这个长官的情况来看,似乎关麟征是个挺难相处的人。不过,人性都挺复杂的,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让大家看看关麟征另一面的样子。
1937年8月,日军攻占保定时,刘峙任命关麟征为前线指挥,不只负责指挥52军,还临时接管了赵寿山的17师。
赵寿山(陕西户县人)因为是杨虎城的老部下,受到蒋军嫡系将领的猜忌和排挤,但据他自己回忆,关麟征对他挺照顾的,一直用“寿兄”。赵寿山的17师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勇敢,屡次立功,被称为华北国民党军中,战斗最勇猛的几个师之一。
有个时候,关麟征找赵寿山一起洗澡,提到有人反映他和八路军关系密切,赵寿山就说:“都是抗日的伙伴,来往是难免的。”
关麟征听到这话后,也没再多说什么,更没有向上级反映。至于赵寿山的老部队,后来起义了,他在1947年3月进入解放区,曾担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前委委员,以及陕西省省长等职务。
在韩练成的回忆里提到,1948年他身份暴露时,关麟征还曾帮他遮掩了一下。
东北解放以后,原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被蒋介石推卸战败责任后,软禁在南京的家里。从那时起,卫立煌这个曾经的国民党高层、二级陆军上将,门可罗雀,很多昔日的老同事似乎像躲“瘟神”一样远离他。关麟征在南京出差的时候,却主动去看望卫立煌,甚至还和门口的特务吵得不可开交,表达他对卫立煌的同情。
1939年,关麟征临时代理第15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六个军、十几万兵力,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主要力量。打完胜仗后,他被任命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成为蒋军中黄埔出身的将领里,继胡宗南之后,第二个担任集团军司令的人。
这次提拔,算是关麟征军事生涯的巅峰了,此后由于各种原因,他一直难以再上新的台阶。抗战结束后,他被调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就是那黄埔军校改的)当教导长,后来还当了校长,可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在前线担任过指挥职位了。
到了1949年11月,关麟征辞去了军校校长、陆军总司令等所有职务,跟家人在香港定居下来。这时候,他没去台湾,主要原因是他和陈诚关系不好,像他这样的性格,哪能去看陈诚的脸色呢?
热点资讯
- 张予曦毕雯珺同框引热议:颜值组合谁不爱?
- 娱乐圈镜头下4位清瘦男星,粉丝呼吁多吃点饭,保持健康状态
- 中国科学家找到参与哺乳动物再生的首个分子开关
- “库存压力的猫变了!网友发现背后的大秘密”
- 防弹盾牌透射比分析
- 主文件表损坏怎么办?数据恢复全流程解析
- 树叶粉碎机的核心功能和特点
- 时光从不败美人!王祖贤温哥华近照曝光,全黑LOOK气场全开,
- 月球下的人, 听着月球上的声音~
- 杨洋新角色韩立引期待,演技细腻获好评,努力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