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杜晗:专注做粉26年,在广西开266家店,年营收高达5亿元

点击次数:75 发布日期:2025-08-31 16:47

“一碗外来粉竟然打破了广西米粉,真厉害啊!”

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站稳脚步已经实属不易,可杜晗却打破了这个定律。

他专注一碗粉26年,凭借一碗牛肉粉在广西开出266家店,年营收高达5亿元。

他是怎么打败广西米粉,将牛肉粉打入广西市场,并且还占据了广西米粉的大半份额,他做了什么?

凭一碗粉逆袭

1999年,杜晗带着7万元创业资金,前往广西南宁开启了创业之旅。

那时的他怀揣梦想,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实现宏图大志,没想到多年后,他的梦想终于实现。

此后的26年时间里,杜晗一路披荆斩棘,经过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调试,带着独创的米粉品牌终于站在了顶端。

90年代的广西,早餐市场几乎都是老友粉、桂林粉、本地特色米粉,外来米粉想要分的一杯羹,几乎堪比登天。

可是,杜晗并未因此而放弃,凭借着对贵州牛肉粉的执着,他勇敢地在这片竞争力极大的土地上迈开了创业第一步。

由于资金有限,杜晗并未租赁太大的门面,并挂上了“贵州花溪王记牛肉粉”的招牌,这里也是他梦想开启的地方。

他凭借对牛肉米粉的理解商业独到的眼光,开业后推出免费吃粉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后来,在2002年的时候,杜晗将店铺的招牌换成了“三品王”。

没多久,“三品王”就在广西米粉界脱颖而出,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而“三品王”的成功并非运气,更多的是杜晗的勇敢跟魄力,还有他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

作为餐饮人,杜晗深知对于牛肉粉来说,汤才是灵魂,米粉是根本。

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才能留住顾客的胃,在市场上站稳脚步。

力求做到完美

在创业过程中,杜晗为了追求最极致的口感跟味道,在经过多次不断的尝试之后,他终于找到了技巧。

为了保证每一碗牛肉粉的汤都鲜美醇厚,杜晗在中央工厂推行了 “六定” 熬汤法。

这看似简单的 “六定”,实则蕴含着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对现代标准化生产的深刻理解。

每一锅汤,都严格按照规定的肉量、水量、时间、温度、气压和卤水配方进行熬制。

10 斤牛骨搭配 20 斤清水,熬制 8 小时,温度控制在 100℃,气压维持在 0.5MPa,再加入由 20 种香料精心调配而成的卤水 。

这样熬出来的汤,味道浓郁,香气扑鼻,让人回味无穷!

这种熬煮方式不仅能保证汤的鲜美味道,还能将品牌规模化,也为未来的事业之路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杜晗不仅对汤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对米粉出锅的温度也有极为严格的标准,他要求米粉出锅的温度,必须保持的85度以上。

而这个温度,也是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才得出的结论。

这个温度,不仅能将米粉的香气充分散发出来,而且还能保证米粉的口感更加爽滑劲道。

为了达到要求,所有员工在制作米粉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温度的变化,必须要保证所有出锅的米粉,都以最佳的口感送到顾客面前。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要求,不仅体现了杜晗对产品的负责,也让“三品王”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顾客的首选。

杜晗不仅严格要求产品质量,而且还非常注重员工的福利嗲与,他很清楚员工在店内的重要性。

从创业以来,杜晗就为员工提供了结婚礼金、奶粉钱等员工福利。

后来随着时代变化,杜晗还为员工提供带薪旅游,年假以及五险一金等福利。

在“三品王”很多员工都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员工将公司当成家,才能让顾客感受到身心的松松跟愉悦。

时至今日,杜晗的“三品王”米粉已经成立26年,在广西开了266家门店,年收入营收高达5亿元。

其实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不少挑战。

稳步前进

杜晗深知,企业想要发展扩张跟坚守是不能避开的重点。

想要扩张需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保证企业能够稳步前进,杜晗选择了稳步前进。

2010年,杜晗将公司55%的股份卖给了餐饮巨头快乐蜂,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面对外界的不理解,杜晗却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

看似是将公司股份出卖,实则他是想学习国际连锁品牌的管理跟运营模式。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杜晗全身心投入企业管理学习,还深入了解到了国际连锁企业的保准化管理体系。

他学习了中央工厂的 “六定” 熬汤法,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门店的精细化管理。

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杜晗对连锁餐饮的运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 “三品王” 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7年后,杜晗以9000万的高价将股份重新握在手中,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一腔热血的创业年轻人。

经过7年的时间,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拥有国际化视野跟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家。

2023年的时候,“三品王”米粉在广西已经开了266家分店,企业年营收更是达到了5亿元。

这26年来,杜晗专注做好一碗粉,他的创业故事如同一个传奇故事。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餐饮行业,杜晗没有盲目追风,始终不忘初心,用心打磨一碗牛肉粉。

不管是在人员管理方面,还是米粉跟汤的要求,他都严格要求。

他力求将最完美的展现给顾客们,为顾客们带来味蕾上的美妙。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广西出海故事:“一碗粉”撬动近亿出口货值,“国民神车”驶向更远|返乡见闻》

中国新闻网:《一碗粉带动多民族致富 民盟盟员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