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黑龙江有位俄罗斯面孔的大叔火了,被骂滚回国,他亮出身份证回应

点击次数:129 发布日期:2025-11-20 09:14

在黑龙江黑河逊克县,有一个叫下道干村的地方。

你要是去村里转悠,可能会碰见一个叫董德升的农民。

他个头敦实,胳膊粗壮,长着一张典型的俄罗斯人的脸,蓝眼睛,高鼻梁,头发还有点泛黄。

但你跟他一唠嗑,一口地道的大碴子味东北话,保准让你觉得有点懵。

他就是董德升,一个在网上有六百多万粉丝的网红,网名叫彼得洛夫。

可他户口本上写得明明白白,民族:俄罗斯族,籍贯:黑龙江。

他总说,我就是个中国人,土生土长的。

这事儿还得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大概1920年前后,俄国那边闹内战,日子过不下去了。

一到冬天,黑龙江江面冻得结结实实,好多俄罗斯人就拖家带口,赶着马拉爬犁,踩着冰面往中国这边跑。

董德升的太奶奶,就是那时候带着他的爷爷和二爷爷过来的。

人生地不熟的,最后就在逊克县一个小村子落了脚。

后来,太奶奶嫁给了一个从山东来闯关东的汉子,姓董。

两个儿子也就跟着改姓了董,俄罗斯的老姓氏算是断了。

从那时候起,这个家庭的根,就开始往这片黑土地里扎。

董德升的爷爷彼得洛夫伊里奇,算是第二代。

他在村里娶了媳妇,生了董德升的父亲。

爷爷是个很倔强的人,他从小就给孩子们立规矩,在家里不许说俄语,必须说汉语。

饭桌上吃的也不是什么列巴面包,而是酸菜炖粉条。

他总跟孩子们念叨,我们现在是中国人了,是这片土地给了我们活路,就得好好守着这儿过日子。

董德升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

他出生在下道干村,那时候村里一半都是俄罗斯族人,大家混着住,日子虽然穷,但心里踏实。

上学的时候,同学看他长得不一样,会好奇地问他的蓝眼睛。

他就甩甩头发,说天生的呗,从来没觉得这有啥不一样。

爷爷的教诲,就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发了芽。

长大后,董德升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在田里刨食儿,干活特别利索。

村里人一开始对他这张“洋面孔”可能还有点距离感,但时间长了,发现这小伙子心眼特别实诚。

谁家要修个屋顶,扛袋粮食,他二话不说就去帮忙,大家也就慢慢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不过,这张脸在谈婚论嫁的时候,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媒婆领着他相了好几次亲。

姑娘一看见他这张脸,就找各种借口推脱了。

董德升心里也挺不是滋味。

后来还是通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现在的媳妇杨月梅,一个爽朗的山东姑娘。

俩人处了半年,董德升觉得就是她了。

他把自己下地干活赚的一点钱,买了个银戒指,鼓起勇气求了婚,杨月梅笑着点头了。

刚结婚那几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董德升起早贪黑地包地种玉米、种大豆,杨月梅就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

夫妻俩也不是没吵过架,董德升年轻时爱喝点酒,有时候喝多了回家,俩人就拌嘴,最严重的一次差点就散了。

但吵归吵,日子还得过。

后来董德升也收了心,把心思都放在了家庭和地里。

夫妻俩一起努力,包的地越来越多,从几十亩到几百亩。

赶上收成好的年头,家里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

他们盖了新房,后来还在县城里买了楼房,院里也停上了小货车。

儿子和闺女也都争气,考上了大学。

每当董德升看着媳妇和孩子,就觉得这辈子活得特别值。

董德升的本行是农民,但他心里一直有个演员梦。

2009年冬天,他听说黑河影视城有剧组拍戏,就跑去等活儿。

在外面冻了一天,人都走光了,就剩他一个。

导演看他执着,就一咬牙让他演了个龙套。

就两秒钟的镜头,一句东北腔的台词。

没想到电视播出后,好多观众留言,说这个“老外”的中国话咋说得这么溜。

机会就这么来了。

2013年,有个导演专门开车到村里找他,拍了一部叫《彼得洛夫的春节》的纪录片。

片子里,董德升演的就是他自己,讲他们村里过年的风俗习惯。

这部片子在全国播出后,他一下子就小有名气了。

后来他又拍了《回不去的老家》,在镜头前,他坐在炕头,一边剥着瓜子,一边讲着祖辈逃难过来的故事,眼神里满是沧桑。

真正让他大火的,是2016年的一档真人秀节目。

他在节目里讲村里的趣事,幽默的语言配上他那张独特的脸,反差感十足,观众一下子就喜欢上他了。

他的粉丝数量蹭蹭往上涨。

他干脆开通了短视频账号,就用“彼得洛夫”这个网名。

视频内容也简单,就是他的日常生活。

今天扛着锄头下地干活,明天在饭桌上扒拉着饺子,再配上他那口东北话,特别接地气。

很快,他的粉丝就突破了600万。

火了之后,董德升开始尝试直播带货,卖的就是自家地里产的玉米、大豆这些农产品。

因为他人实在,东西也好,一年下来销售额能达到600多万,成了他们县里的电商第一名。

2020年,他还登上了央视《开门大吉》的舞台,跟全国观众分享他的家庭和梦想。

人红是非多,这话一点不假。

网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有人在他的视频下面留言,说他一个俄罗斯人,在中国赚钱,让他滚回自己的老家去。

看到这些话,董德升气得手都抖。

他直接在评论区硬邦邦地回怼:老子生在这儿,长在这儿,身份证上黑龙江逊克县写得清清楚楚,你让我回哪去?

有记者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这么热爱中国。

他把胸脯一挺,嗓门都大了几分,大声说:“我是中国人,我不喜欢中国喜欢哪?”

这句话,简单直接,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力量。

如今,董德升已经50出头了,头发白了些,脸上的皱纹也像地里的田垄一样,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他把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了自家的几百亩地里。

每天早晨扛着锄头下地,下午回家逗逗小孙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他还是会拍拍短视频,记录自己的日常,比如送孩子上学,他骑着车跟在后面,视频结尾总不忘加上一句:爱国、干活,为国家添砖加瓦。

对董德升来说,血统或许决定了他的长相,但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心里那份认同感,才最终决定了他到底是谁。

他用自己的生活告诉所有人,什么是真正的归属感。

声明: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