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史前巨怪现身! “强力双颚”改写蝾螈进化史, 体型堪比人类拳头

点击次数:84 发布日期:2025-07-03 06:28

科学家发现,在如今被称为“蝾螈天堂”的美国田纳西森林里,500万年前曾住着一种“巨无霸”蝾螈——它体长近40厘米,长着能咬碎猎物的“力量颌”,像蚯蚓一样钻在地下,是当时阿巴拉契亚地区最大的陆生蝾螈之一!

最近,东田纳西州立大学(ETSU)的格雷化石遗址博物馆团队,在《历史生物学》期刊上公布了这一发现。这种被命名为“罗伯逊强颌蝾螈”(Dynamognathusrobertsoni)的古生物,正用化石“说话”,颠覆我们对阿巴拉契亚蝾螈进化的认知。

阿巴拉契亚:从“蝾螈摇篮”到“多样性王国”

今天的南阿巴拉契亚森林,是全球蝾螈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仅田纳西州就有超过50种蝾螈,占现存蝾螈种类的1/8,其中最常见的是无肺蝾螈科(Plethodontidae)——这类蝾螈没有肺,靠皮肤和口腔黏膜呼吸,多栖息在溪流或湿润林地。

但你知道吗?如今在阿巴拉契亚山涧常见的“灰蝾螈”,祖先可能是一群会打洞的“地下居民”。比如阿拉巴马州的“红山蝾螈”,至今仍保留着蠕虫般的细长身体和短小四肢,是典型的穴居蝾螈。科学家曾认为,这类蝾螈是“进化死胡同”,和现代灰蝾螈的多样性关系不大。

而罗伯逊强颌蝾螈的出现,彻底推翻了这一观点。

“力量颌”蝾螈:曾是阿巴拉契亚的“地下霸主”

化石显示,罗伯逊强颌蝾螈体长是现代灰蝾螈(最大约18厘米)的两倍多,是已知最大的无肺蝾螈科成员。它的颅骨结构特殊,咬合力远超现存近亲——这也是它学名“Dynamognathus”(希腊语“力量颌”)的由来。

研究团队推测,这种“大块头”可能是当时的顶级捕食者之一。500万年前,田纳西气候更温暖,适合大型穴居蝾螈生存;但随着更新世冰期到来,气候变冷,它们的栖息地逐渐南移,最终只剩阿拉巴马州的红山蝾螈存活至今。

更关键的是,这类“地下霸主”可能直接推动了阿巴拉契亚蝾螈的多样性爆发。科学家猜测,为躲避强颌蝾螈的捕食,原本穴居的蝾螈可能被迫转移到溪流等新环境,加速了进化——这或许就是今天阿巴拉契亚溪流蝾螈种类如此丰富的原因!

一块化石背后的“团队故事”

这枚珍贵化石的发现,离不开一位叫韦恩・罗伯逊的志愿者——他从2000年起,亲手筛过50多吨含化石沉积物,最终找到罗伯逊强颌蝾螈的首个标本。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新物种的种名就定为“robertsoni”(罗伯逊)。

而论文第一作者戴维斯・冈宁,更是从青少年时期就以志愿者身份加入研究。“当他带着对蝾螈化石的热情来到博物馆时,我就知道会有惊喜——毕竟这里现在是蝾螈多样性热点,但它们的化石记录几乎是空白。”格雷化石遗址主任布莱恩・舒伯特教授说。

从志愿者到研究者,从筛土到发论文,这个团队用行动诠释了“科学是一场接力赛”。

如今,罗伯逊强颌蝾螈的化石已成为格雷化石遗址博物馆的“明星展品”。它不仅是一块石头上的痕迹,更是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阿巴拉契亚蝾螈进化的“时间胶囊”。

下次去阿巴拉契亚森林散步时,不妨蹲下来看看湿润的泥土:也许在某个小洞穴里,还藏着蝾螈祖先留下的“进化密码”呢!

你对这种“力量颌”古蝾螈好奇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见过的有趣蝾螈,或者聊聊你对古生物研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