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全场4助攻+篮板被爆!辽宁U17惨败广州,四冠王青训早被挖空,杨鸣拿什么拼未来?

点击次数:172 发布日期:2025-10-27 11:01

全场仅4次助攻,篮板被爆抢11个,第二节单节被打出26-9的悬殊比分——这不是业余球队的失误统计,而是四冠王辽宁男篮U17青年军在全国锦标赛首秀交出的成绩单。 更讽刺的是,这场56-93的溃败发生时,辽宁男篮一线队正高悬着三连冠的旗帜。

当球迷们还在为韩德君的退役仪式擦拭眼泪,青年军的惨败已经撕开了荣耀背后的残酷真相:辽宁的青训体系,正从“人才富矿”滑向“荒漠化”边缘。

2025年10月21日,云南蒙自的U17赛场成了辽宁青年军的“修罗场”。 面对广州龙狮青年队,辽宁队从首节就开始崩盘。

进攻端,球员们像无头苍蝇般盲目单打,全场仅有4次助攻的数据,赤裸裸揭露了团队配合的瘫痪。 防守端更是形同虚设,让对手广州队轻松打出47.6%的命中率,而自己仅勉强维持在35%。

比分牌上最刺眼的莫过于第二节:辽宁队单节仅得9分,而广州队轰下26分。 这一节成了比赛的转折点,半场结束时,25分的分差已经让胜负失去悬念。 尽管第三节辽宁队勉强咬住比分,但末节再度崩盘,最终以37分的耻辱分差吞下苦果。

赛后,于善元和刘子扬两名核心的缺阵被反复提及。 他们因备战全运会U22赛事缺席,确实削弱了球队实力。

但问题在于,广州队同样并非全主力,却打出了行云流水的团队篮球,全场三人得分上双,王辰硕独砍27分,而辽宁队仅孙梓豪一人得分上20(20分),且出现5次失误。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辽宁青训的选材和培养模式。 虎扑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辽宁青年球员“脖子太长、有效身高不足”,身体对抗全面落后于山东等传统强队。

相比之下,广州龙狮已构建从岳鹏飞到何则通的连贯青训体系,形成“幼苗输送-一线队”的良性循环。

辽宁队却仍陷在“过度保护潜力股”的争议中:身高2米11的于善元被父亲兼教练于学鹏严格限制出场时间,每场仅打20分钟。 这种保护性使用,在需要以赛代练的青年联赛中,反而可能扼杀球员的高压适应能力。

回顾辽宁男篮的辉煌期,郭艾伦、赵继伟、李晓旭等一批本土球星撑起了“四冠时代”。 但自张镇麟之后,辽宁青训连续5年未能输送一名稳定的一线队主力。

更严峻的是,人才流失呈加速态势:刘金雨等潜力新星被南方俱乐部挖走,U21全国锦标赛中,辽宁全省注册球员仅38人,不足广东队一半。

2025年的U21联赛中,辽宁队甚至因群殴事件被取消成绩,而广东宏远青年队也创下1胜6负的历史最差排名。

这些乱象共同折射出CBA青训格局的洗牌——浙江、广州等队依靠数据分析和外教团队崛起,辽宁却仍停留在“体能训练为主,技术打磨粗糙”的旧模式中。

与广州队主帅何则通的灵活调度相比,辽宁U17教练于学鹏的战术布置备受质疑。 第二节崩盘阶段,球队既未调整防守策略,也未解决进攻停滞问题,只能眼看分差被拉大。

类似场景在2021年就已上演:当时辽宁U17在领先石家庄二中17分的情况下被逆转,时任主帅岳鹏飞的临场指挥同样饱受批评。

梯队教练水平的差距直接体现在球员基础上。 浙江稠州银行U21队之所以能全胜夺冠,得益于余嘉豪等新星18岁起就接受NBA级特训。

而辽宁队号称天赋最高的黄秋实,打了三年青年联赛却仍未开发出中距离投射。 这种个体成长的滞后,暴露出辽宁青训系统性落后的硬伤。

辽宁男篮曾凭借政府、企业、社会“三支撑”的混合体制崛起,成为CBA盈利模范。 但如今,这种模式在青训投入上显露疲态。

当广东、浙江等队引入外教团队和数据分析系统时,辽宁青年队仍以本土教练为主导。 尽管俱乐部请回名宿吴庆龙、梅奥参与青训,但整体资源仍向一线队倾斜。

校园本应成为青训补强的关键路径。 辽宁已与沈阳二中、文艺二校等名校共建人才基地,并引进李虎翼、张峻豪等大学生球员。

但现实是,除韩德君外,辽宁历史上极少有校园球员跻身主力阵容。 更讽刺的是,当前辽宁U17阵中多名球员来自CUBA,反而印证了自主培养体系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