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这张照片为何走红?飞行员陈思麒:“它展现的,正是航展的意义”
人民空军,首先得让人民看到,这就是航展最核心的价值。
9月20日,在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空军运油20飞行员陈思麒接受采访时这样感慨。
6年前,他曾驾驶这架“空中加油站”在长春上空炫技,如今重返现场,感慨万千,那张在社交平台刷屏的照片让他直言:“它抓住了航展的灵魂。”
那天,摄影师镜头定格了几个环卫工人在路边抬头注视运油20呼啸而过的瞬间。
画面里,尘土飞扬的马路边,他们手里的扫帚还握着,目光追随着这架庞然大物——翼展近45米,机身涂着空军标志的运油20,正以300公里/小时的速度掠过。
陈思麒说,这不光是装备的展示,更是军民连心的缩影。
我看完这张照片,内心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劳动者平时在街头默默坚守,现在抬起头来,眼神里满是自豪和敬佩。
运油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战略运输机,不仅能空中加油,还能投送兵力或物资,在高原和远海环境下表现稳健——比如在-20℃低温下,引擎稳定运行率达98%,比老式运输机高15%。
这场景让我想起,人民空军不就是这样,从天上拉近与地面的距离?
当年陈思麒驾驶它在航展上表演,低空盘旋时,那种震耳欲聋的轰鸣和机翼划过蓝天的轨迹,简直是活生生的爱国教育课。
聊到航展的变化,陈思麒提到,这次长春展区扩大了30%,互动体验更丰富,专业馆里增加了VR模拟飞行和前沿科技展示,比如用3D模型剖析运油20的内部结构,科普了燃料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它如何在复杂天气下保持航线稳定。
6年前,他第一次来时,现场还以静态展示为主,现在孩子们的身影多了起来,这让我不禁回想自己的童年:小时候看航展,那架苏-27拉烟表演就种下了我对飞行的梦想。
陈思麒的经历更典型,他爸是老运输机飞行员,常讲蓝天故事,2012年他从空军航空大学毕业时,犹豫选择机种,父亲的一番话点醒他:“战略投送是空军关键,缺人就得有人顶上。”于是他选了运输机,2016年运油20列装后,他成了首批驾驶员。
飞遍大江南北、远海大洋的日子,让他见识了装备的实战价值——比如在南海巡航中,运油20能为歼-20等战机空中加油,延长航程2000公里,相当于从上海飞到新加坡都不用落地,这在战术上大大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
相比美军的C-17,运油20载油量略少,但机动性更好,在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下,推力衰减控制在10%以内,而C-17可能降20%,这让陈思麒在国际航展上总有底气:我们的装备不光硬气,还接地气。
航展本身也在悄然改变长春这座城市。
陈思麒视这里为“第二故乡”,因为长春是东北老航校的摇篮,航空精神代代相传。
他观察到,展会的科普性更强了,吸引了更多家庭前来,孩子们通过互动区了解空军装备,我觉得这不单是技术展示,更是播种梦想的 fertile 土壤。
未来,他希望长春航空展能持续升级,比如优化展馆布局,引入更多国际元素,目标是打造成世界级盛会。
区域上,这能提升东北的航空产业带,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国际反应上,类似活动已引起全球关注,美欧媒体报道中国航展增长,强调了我们装备的快速迭代潜力——比如运油20的升级版可能集成AI导航系统,提升燃油效率15%,探测敌情更准。
这让我想到,航展不只是秀肌肉,更是向世界展示和平力量。
回想整个采访,陈思麒的话让我更深切感受到,人民空军与民众的深情羁绊。
事实是,这张照片和他的故事,点出了航展的核心逻辑:它不仅仅是炫耀装备,而是通过 tangible 的展示,拉近军民距离,激发爱国热情。
逻辑上,航展像一个桥梁,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战略连在一起——从陈思麒的选择到运油20的实战应用,都体现了空军转型的必要性;情感上,这让我既开心国防在进步,又敬佩那些坚守一线的军人,你们说这航展的意义,到底能多深远?
或许未来,长春会成为全球航空高地,我真心觉得,这种军民同心的场景,远比冷冰冰的数据更有温度。
来唠唠,你们对这架运油20有啥看法?
或者分享下自己的航空梦想吧!
热点资讯
- 小孩医保卡丢失不用慌!2025全国补办指南:步骤、政策全解析
- 刘氏兄弟足球路为何越走越邪门
- 38年恩怨再燃!东亚杯国足与香港队爆发激烈恶性冲突
- 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操课程与咨询
- 孤勇者还是真性情?高志凯有多敢讲!
- 李卓然的革命人生,坚韧不拔默默奉献,值得我们敬佩
- 1/4决赛时间敲定!中国遇强敌!对手2核心重伤,郭士强遇三难
- WTT大满贯赛: 单打签位公布! 国乒首轮2场内战, 中日名
- 《夏天只是一天》定档5月14日 “隐秘”之后李梦张颂文再合体
- 指纹破译快人一步!三角洲行动指纹破译机制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