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山东舰发导弹左一右一非乱打!18联装红旗-10交替开火藏尖端科技

点击次数:176 发布日期:2025-07-10 17:00

央视镜头捕捉到山东舰在香港外海的震撼瞬间:导弹如利剑出鞘,左右开弓撕裂海天,暗藏大国重器的精密智慧。

7月3日,香港维多利亚港人潮涌动。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缓缓驶入,甲板上18联装红旗-10导弹发射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央视新闻画面中,导弹发射时左一发、右一发的交替开火方式引发网友热议:这是随意乱打还是暗藏玄机?

谜底在海军某次实战演习中揭开。当模拟反舰导弹的靶标以2倍音速扑向战舰时,红旗-10导弹系统在10公里外启动拦截。发射架以0.5秒间隔交替喷射火焰,左右两侧导弹轮番升空,如同精准的机械舞步,将多个靶标凌空击碎。

01 精密舞蹈:发射架上的力学密码

这种看似随意的“乱打”,实则是发射动力学的前沿应用。多联装武器若按顺序齐射,瞬间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将导致发射架剧烈振动,重心偏移如同失衡的天平。

左右交替发射的核心在于力学平衡:

当左侧导弹点火产生向右的扭矩时,下一发右侧导弹立即补偿反向力矩垂直方向采用“先上后下”原则,避免燃气冲击形成翻倒力矩每发间隔严格控制在0.4~0.8秒,确保振动完全衰减

这种设计原理与汽车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异曲同工——四缸机采用1-3-2-4的错序点火,六缸机则为1-5-3-6-2-4,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抵消振动。

02 生死0.5秒:末端防御的终极防线

山东舰配备的3座18联装红旗-10导弹系统,与3门射速每分钟11000发的1130近防炮,共同构成航母的“金钟罩铁布衫”。

这套系统专为应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而生:

被动雷达制导捕捉来袭导弹的雷达信号红外成像导引头锁定发动机热源双模制导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保持精度

在东海某次对抗演练中,红旗-10成功拦截鹰击-83改装的超低空靶弹。导弹在距海面仅5米高度将目标撕成碎片,验证了其对掠海导弹的绝杀能力。

03 体系作战:从单兵防御到航母战斗群

山东舰的自卫武器仅是航母防御体系的最后一环。此次访港的航母编队中,055大驱延安舰携112个垂直发射单元前出200公里,构筑远程防空网;052D湛江舰的相控阵雷达扫描中空域;054A运城舰的拖曳声呐则在水下织就反潜天网。

当红旗-10启动时,航母同步启动终极防御组合拳:

电磁干扰系统释放全频段阻塞干扰24联装干扰弹发射铝箔云制造假目标舰体急转弯将雷达反射面积最小的舰尾对准导弹来袭方向海军专家魏东旭指出:“红旗-10与1130炮的火力衔接距离精确到500米,形成无死角拦截弹幕。”

04 全球视野:中美航母防御体系大比拼

与美军福特级航母对比,山东舰的近防系统展现独特优势:

1130近防炮的钨合金穿甲弹每发成本高达千元,一次点射消耗数万元,但为保护价值百亿的航母,这样的投入被海军视为“必须付出的保险”。

05 进化之路:从训练舰到战斗堡垒的蜕变

此刻,姊妹舰辽宁舰正在大连船厂经历脱胎换骨的改造:

舰岛相控阵雷达被整体拆除海红旗-10发射架升级为山东舰同款作战指挥系统进行信息化融合

此次改造标志着辽宁舰正式从训练舰转型为战斗舰。当它重返大洋时,中国海军将首次拥有两艘具备完整作战能力的航母。

山东舰访港期间,香港市民登上航母甲板,好奇地数着红旗-10发射筒上18个蜂窝状的孔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套系统曾在演习中创造单日拦截12枚导弹的纪录。

在千里之外的大连船厂,辽宁舰的升级已进入关键阶段。工人们正将新型346A相控阵雷达吊装至舰岛,这套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突破450公里。当两艘航母的红旗-10导弹系统完成数据链共享,中国海军的蓝水防线将真正坚不可摧。

此刻停泊在维多利亚港的钢铁巨兽,其甲板上交替发射的导弹轨迹,恰似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铿锵足迹——看似随意的落点,终将连成守卫海疆的完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