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曝范曾被妻子卷走20亿资产 信息量太大,令人唏嘘!

点击次数:55 发布日期:2025-08-24 04:15

据@新派新闻援引@中华网的报道,87岁的书画界泰斗范曾,与其37岁的妻子徐萌,如今双双处于失联状态。亲友、弟子乃至艺术品中介通过各种渠道试图联系二人,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微信也石沉大海。当焦急的人们寻至范曾位于北京碧水庄园的豪宅时,发现住所已被清空,昔日挂满珍贵字画的墙壁如今一片空白。

这场风波的源头,则指向中国廉政法治研究会理事郭译仁的爆料——徐萌在婚后两年内转移了范曾价值约20亿元的字画与古董藏品,并通过低价抛售获利超过2亿元。

01 “爷孙恋”背后的20亿疑云

2024年4月,86岁的范曾与36岁的徐萌登记结婚,这场相差50岁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引发广泛关注。当时范曾公开称赞徐萌让他在第三任妻子去世后“身心康复”,而徐萌婚前仅是一名汽车节目主持人,2021年尚住在简陋出租屋。

2024年末,收藏圈发现范曾作品在拍卖市场突然“供货过剩”,价格一路走低,部分画作从百万元级跌至数十万。

知情人士透露,徐萌曾要求老字号画廊荣宝斋清退范曾寄售作品,转而通过私人渠道抛售。更惊人的是,范曾代表作《琴棋书画》——曾创下4.3亿元拍卖纪录——据称被徐萌以8000万低价贱卖,而范曾复刻的《清明上河图》也从800万估值跌至200万成交。

02 妻子与继子的复杂关系网

爆料中,更令人震惊的是徐萌与范曾家族成员的牵连。范曾继子范仲达(范曾第三任妻子楠莉与前夫所生)被指是整起事件的关键人物。

据称,范仲达因财产分配问题对范曾心生不满,于是授意徐萌接近当时因脑梗健康衰退的范曾。在范曾第三任妻子病重期间,徐萌通过“嘘寒问暖”获取信任,最终成为范曾第四任妻子。

徐萌婚后被曝与多人保持不正当关系,其中就包括范仲达及协助其倒卖字画的老乡范某华。这些爆料,可以说信息量太大了,令人唏嘘。而范仲达经营的“北京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在风波中仍持续直播,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甩卖范曾亲签版画。

一幅《观自在菩萨像》亲签版画仅售3.8万元,不足市场价的零头。

03 大师的健康与失控的财产

范曾近年因轻微脑梗健康状况衰退,日常生活高度依赖徐萌照料。好友透露他“深居简出,几乎不过问外界事务”,财产管理权完全移交徐萌。

这种依赖,在2025年7月范曾87岁寿宴视频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徐萌全程贴身搀扶,细心喂饭,轻声询问需求。正是这段视频后,范曾再无公开露面。

艺术圈内人士指出,范曾藏品被私下抛售早有征兆。2024年底就有藏家注意到其作品在法拍市场数量激增,行情一降再降。当时艺术圈猜测范曾可能因健康原因套现,未曾想背后涉及如此复杂的财产转移。

04 艺术市场的信任危机

若爆料属实,此案将重创艺术品市场信任体系。范曾作为中国在世作品拍卖总额最高的书画家之一(截至2024年超23亿元),其作品突然以“腰斩价”涌入市场,引发藏家恐慌。

法律层面暴露的漏洞,同样令人忧心。北京某律师事务所艺术品法律事务负责人分析:“若未经同意转移财产,徐萌涉嫌侵占罪;若婚姻本身被证实为骗局,则可能构成诈骗罪。但婚姻关系为这些交易披上了合法性外衣,高龄艺术家维权面临特殊困难。”

书画收藏界更忧虑的是此案折射的行业积弊——高价值艺术品鉴定难、流转记录模糊,给私下操作提供了空间。

05 疑点重重的罗生门

尽管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但核心疑点仍未解开。所有指控目前均源自自媒体账号“北京郭译仁”,缺乏警方或权威机构证实。爆料者未提供关键证据,如交易凭证、银行流水或合同文本。

还有,近些年艺术市场持续低迷,20亿藏品短期内变现的可能性存疑。范曾作品虽有天价拍卖记录,但私人藏品实际价值需专业鉴定。

耐人寻味的是,范曾艺术公司仍在发布范曾介绍作品的视频,表面运作如常。这种“正常营业”状态与“20亿财产被卷走”的指控形成矛盾,令事件更显扑朔迷离。

06 四段婚姻与争议人生

范曾的四段婚姻,始终与其艺术生涯交织。第一任妻子为书法家林岫,第二任妻子边宝华孕期时,他与好友妻子张桂云(后改名楠莉)发展婚外情,苦恋十年终成第三任。楠莉2021年去世后,徐萌迅速进入范曾生活。

这位自称“坐四望五”(意即五百年一遇)的大师一生充满争议。其创作被批“流水线生产”,曾有人订购200幅作品发现内容极度雷同,“像是印出来的”。他攻击吴冠中、黄永玉等同行的激烈言论,被解读为打压他人抬高自身地位。

范曾好友刘传铭曾直言:“他一生最大的本事,不是画画,而是经营,是炒作。”

如今这位精于经营的艺术家,却陷入可能被身边人算计的窘境。

07 舆论漩涡中的沉默

事件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6000万。舆论呈现鲜明分化:多数声音谴责徐萌“精心设局”,呼吁法律严惩;部分网友则指范曾“引狼入室”,悬殊年龄差的婚姻本质是利益交换。

“理性派”则强调需证据支撑,避免网络审判。他们更关注事件暴露的老年权益保障及艺术品市场监管漏洞。高龄艺术家如何避免“情感绑架”,艺术品行业如何建立透明流通记录,成为讨论焦点。

截至2025年8月16日,处于风暴眼的范曾、徐萌及被点名的范仲达均保持沉默。唯一持续运作的是范仲达的艺术品直播间,低价出售的范曾亲签作品仍在不断成交。

而范仲达经营的“北京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至今仍在直播间以“跳楼价”甩卖范曾亲签版画。一幅《观自在菩萨像》标价仅3.8万元,而工作人员出示的授权书显示,这些交易均获得范曾亲笔签名授权。

这一现象,被书画圈内人士看到后也是摇头叹息:“若大师真被控制,连签名都可伪造,这授权书又能证明什么?”

当然,虽然这事儿有官媒进行了报道,但毕竟爆料的出处是自媒体,并不是官媒。因此,对于这件事,我们仅供娱乐,后续还需等待当事人的通报以及官方的跟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