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寒武纪,年年亏损市值却接近4000亿的奇特公司

点击次数:137 发布日期:2025-08-19 07:03

寒武纪一直以来都是我认为A股最奇特的一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是陈天石博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曾经也是中科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20年7月公司在A股科创板上市,聚焦于智能芯片,是服务器数据中心进行人工智能处理的核心器件,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备受资本市场推崇的高科技企业。

基本面

1、股权结构

打开公司的股权结构图,可以看到陈博士持股比例28.69%,为第一大股东,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就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持股比例15.76%,可以理解为寒武纪是在国家支持下的科研人才创业项目。

2、业务构成

寒武纪的核心产品一个就是芯片,先在边缘产品上进行计算,然后再传到数据中心,比如说像海康威视的摄像头,它先在摄像头这个环节进行计算,再把这个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另一个就是芯片的知识产权的授权。

寒武纪除了芯片之外,还有块业务就是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大家可以理解为帮助客户去搭建计算中心。

通过上面的图可以看到,企业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营收是大幅增长的,但芯片的营收波动非常大,2024年将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与云端产品线合并,这块业务正在高速增长,所以,随着地方ZF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公司有望持续获益。

3、营收及利润

2017年寒武纪营业收入只有0.08亿,2024年达到12亿,从增速来看是非常不错的,但打开利润表,可以看到每一年都是亏损的,从来没有实现过盈利,但最新市值居然接近4000亿,动态市盈率为280倍。

背后的原因就是大量的研发投入,寒武纪的产品毛利率非常高,过去几年基本保持在60%以上,2017和18年更是达到接近100%,但研发费用也很高,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1.3%,2023年157.53%,2022年208.92%,相当于2022年每100元的收入要付出209元的研发费用。

4、供应链影响公司芯片业绩

2024年,边缘产品这些涉及芯片业务的营收是大幅下降的,边缘产品在2023年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同比再度下降39.56%。根据年报披露,下滑如此之快的原因是受到供应链的影响,因为集成电路产业链很长,而寒武纪做的是芯片设计,要完成芯片的生产需要晶圆制造商、封装测试商和服务器厂商等每个环节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技术门槛高,所以当中的许多公司被漂亮国纳入实体清单,就使公司的供应链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作为一个芯片设计厂商,设计出来的芯片如果没有其它供应链配合做出产品,是无法销售出去,更别说产生营业收入了,切换新的供应链厂商又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这就使得对公司业绩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不过,好消息是2025年一季报,公司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大增4230.22%,达到11.11亿,归母净利润也达到3.55亿。

未来看点

1、需求端

随着AI大模型的推出,大家对算力的需求是非常大的,AI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算力去训练,去建立它的模型,包括后续的使用对算力也是有需求的。

据相关报道,2027年AI芯片市场由原来1500亿美元的预测上调到4000亿美元,从过往数据来看,从2012年开始的6年内,AI计算的需求增加了30万倍,与此同时,我国也在大力发展智算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在2023年10月8日就宣布了有关算力的通知,在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划。

在应用方面,围绕着工业金融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要打造30个以上的应用标杆,同时,三大运营商的招标公告显示,总共有超过1.7万台AI服务器的采购计划,行业景气度非常高,

2、供给端

虽然现在核心算力芯片的需求非常旺盛,但美国政府对英伟达提出了禁令,英伟达的A100和即将推出的H100集成电路等高端芯片今后向中国和俄罗斯的任何出口提出了新的许可要求,而AMD也收到类似的通知。

这种政策的加码使得中国不得不进行国产替代,这就利好包括寒武纪在内的GPU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