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王楚钦深夜怼记者真相!是人不是机器,运动员权益谁来守护?

点击次数:129 发布日期:2025-10-10 15:08

王楚刚打完混双比赛,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记者的话筒伸过来时,他先长舒了一口气才开口:“累得说不动话了。”谁能想到,这已经是他当天第八个小时的第三场比赛了。

可就在集体采访结束后,还有记者追着要单独采访。 王楚钦停下脚步,指了指手腕:“看一下几点了好吗? 看一下几点了好吗?是人不是机器。 ”这句话一下子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干了

去年巴黎奥运会混双半决赛后,他也是直接对记者说:“你们放过我们吧,打完比赛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很大,得抓紧回去休息。 ”那时候他和孙颖莎刚打完一场恶战,脸都是白的。

更早一点,在今年6月的乒超联赛上,他又是用一句“吃饭去了,晚上还有比赛呢”婉拒了采访。 当时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他都已经走了两步,又被记者叫住,只好一脸无奈地解释自己还没吃饭。

这次大满贯赛程确实太密集了。10月1日那天,王楚钦从下午1点20分就开始打男单,对阵波兰小将雷兹姆斯基。原本以为能轻松拿下,结果硬是打了五局才赢。比赛结束后,他连常规采访都没做就匆匆离场,因为紧接着就要准备男双。

男双倒是顺利

他和林诗栋搭档3-0淘汰了法尔克/卡尔松组合。 但真正的考验在晚上九点半的混双1/4决赛,虽然最终3-0赢了队友,可这场打完已经晚上十点了。 混采区里,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向他,他忍不住打断:“没人想问一下莎莎吗? ”这话听着是调侃,其实是在帮搭档分担压力。

运动员躲采访这事儿在体育圈太常见了。 NBA森林狼队的爱德华兹输球后就经常拒绝采访,有时候是因为情绪不好,有时候是怕说错话被罚款。 网球选手更直接,今年奥运会上郑钦文夺冠后,亚军和季军直接拒绝了中方媒体采访,据说季军哭了六个小时。

苏炳添曾经说过一句大实话:“采访对他来讲是额外的负担。 ”东京奥运后他干脆一概不接专访,连春晚和电影邀约都推掉了。 他最反感的是自媒体乱写,比如有次说他见到乔丹表现冷淡,其实他家里还挂着和乔丹的合照。

王楚钦这次爆发背后有个重要原因

第二天他还要一天三赛。 先打男双,再打男单,最后又是混双。 这种强度下,休息时间真的比黄金还珍贵。 要知道在乒超联赛时,他哪怕拒绝采访也要先去吃口饭,因为下午还有比赛等着。

其实运动员面对媒体也挺矛盾的。 王楚钦在山东魏桥俱乐部时,队友们都习惯让他当发言人,林昀儒被采访时都会转头向他求救。一旦超出承受范围,他就会选择拒绝。 就像那次被人拍到拿到棒棒糖时笑得特别开心,完全像个大男孩。

这次事件让人想起王励勤当上乒协主席后的新规,谢绝媒体对国乒队员的单独采访,强调“国乒是一个集体”。 这可能也是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饭圈文化,有些粉丝会蹲在机场围堵球员,甚至出现怼脸拍的情况。

混双采访时的细节特别真实

王楚钦每个问题回答前都要先喘口气,声音都是飘的。 孙颖莎虽然也累,但还是尽量多回答一些问题。 当有记者想继续追问时,王楚钦那句“是人不是机器”几乎是不假思索冲口而出的。

体育赛事转播越来越商业化,媒体需求水涨船高。 但运动员的体能是有极限的,特别是像乒乓球这种需要高度集中的项目。 一天三赛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热身、比赛、放松、备战要循环三次,中间连吃饭都可能凑合。

这次网友的评论也挺有意思。 有人想起奥运会上王楚假装看手表躲采访的机智,有人吐槽记者问题总是老一套。更多人是心疼运动员,毕竟第二天还要继续一天三赛,这种强度下能完成基本采访已经算敬业了。

体育圈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胜利者要承担更多媒体义务,像王楚钦这样身兼三项的选手,每次比赛间隙就那么点时间。 这次大满贯赛事安排确实紧张,连观众都看出来球员们脚步沉重。

其实运动员们的需求很简单:该比赛时全力投入,该休息时不被干扰。 就像苏炳添说的:“我觉得我就为自己而活,又不是为他人而活,为什么我要跟你说太多东西,我只管做就行了。 ”但处在聚光灯下的他们,要实现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