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轰炸9个月,效果甚微,李梅出一高招,日本沦为人间炼狱
二战期间,美国为了压制德国的嚣张气焰,砸下近70亿美元巨款研发超级武器。其中20亿用于“曼哈顿计划”,剩下的40多亿则用在了B-29远程轰炸机的研发上。然而,当B-29交付使用后,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没有用武之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人认为B-29是美军的杀手锏,但也有人质疑它是否真的物有所值。毕竟,这款轰炸机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应对英国沦陷后的极端情况,但现实却是英国安然无恙。那么,这些耗费巨资打造的大家伙,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呢?别急,咱们慢慢来。
1943年9月,首批B-29已经交付使用,但美国政府发现,由于英国并未沦陷,B-29在欧洲战场几乎成了摆设。而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离日本本土还远,B-29的航程又不够。于是,罗斯福总统与蒋介石商议后决定,将B-29部署在中国成都,用于轰炸日占区和日本九州岛。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效果并不理想。
从1944年6月至1945年1月,美军接连用B-29对日占区进行了十几次轰炸,结果却是微乎其微。1944年11月,美军拿下塞班岛后,终于具备了远程轰炸东京的能力。然而,由于距离太远,战斗机无法护航,B-29只能在高空投弹,命中率大打折扣。比如1944年11月24日的一次轰炸,88架轰炸机空袭东京,结果只有约30架找到了目标,且一个有价值的目标都没命中。这让美国老百姓非常不满,花了这么多钱,总得有点水花看吧?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一位年轻的将军站了出来——柯蒂斯·李梅。他提出了一种新战术:使用凝固汽油弹进行无差别攻击。1945年2月19日,李梅上任第一天就下令使用燃烧弹轰炸东京。起初,这种做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这意味着会有很多无辜平民伤亡。但李梅认为,要想迫使日本投降,必须采取强硬手段。2月23日,174架B-29轰炸机趁着夜色偷袭东京飞机制造厂,结果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这次行动震惊了全世界,也引起了巨大争议。
尽管李梅的战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道德争议。许多人批评他残忍、无情,甚至有人称他是“恶魔”。然而,李梅并不在意这些指责,他认为战争中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此后,他又多次指挥B-29轰炸机对日本各大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和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虽然这些行动大大削弱了日本的抵抗意志,但也让李梅背负了沉重的历史责任。
李梅的战术确实有效,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人道代价。如果没有原子弹,日本最终会不会投降?这个问题至今仍有许多争论。有人说,如果美军继续使用燃烧弹摧毁日本农田,日本可能会饿殍遍地,最终不得不投降。但也有人认为,两颗原子弹实际上是救了日本,避免了更大的灾难。无论如何,这段历史都值得我们深思。至于李梅本人,无论你如何评价他,都无法否认他在二战中的重要角色。
李梅的做法到底是拯救了更多生命,还是造成了更大的悲剧?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热点资讯
- 娱乐圈镜头下4位清瘦男星,粉丝呼吁多吃点饭,保持健康状态
- 张予曦毕雯珺同框引热议:颜值组合谁不爱?
- 防弹盾牌透射比分析
- 中国科学家找到参与哺乳动物再生的首个分子开关
- “库存压力的猫变了!网友发现背后的大秘密”
- 树叶粉碎机的核心功能和特点
- 时光从不败美人!王祖贤温哥华近照曝光,全黑LOOK气场全开,
- 主文件表损坏怎么办?数据恢复全流程解析
- 月球下的人, 听着月球上的声音~
- 乔迪: 已收到很多国家邀约;若能执教中国队是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