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随着以色列道歉,特朗普发现美国被逼上了绝境,还是中国真高明

点击次数:195 发布日期:2025-10-10 12:03

原以为内塔尼亚胡强硬到底,结果这次却在白宫电话会上,亲口跟卡塔尔说了“对不起”。

谁都没想到堂堂以色列总理会被特朗普压着低头,这事儿比外界看起来复杂得多,背后是中东局势的大变盘。

事情发生在2024年9月底,美国那头突然爆出消息,说内塔尼亚胡和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来了个三方通话,特朗普全程在旁边“监工”。

道歉的由头,其实是以色列早前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说是要打击哈马斯高层,结果一发失误,竟把卡塔尔安全部队的人给炸死了。

卡塔尔当时是加沙冲突的调解人,这下气得直接开怼:“不道歉,别再找我谈判。”以色列本来就不好过,这下连谈判的门都快没了,不认错都不行。

以色列这两年在加沙打仗,表面上声势浩大,实则处处受挫。巷战打到医院旁边还没解决哈马斯,国际上更是没人再帮他们说话。

联合国大会上各国代表抗议离席,欧盟不少国家已经收紧跟以色列的经济合作。美国还在硬撑,但自身也快顶不住了。孤立和被围攻的感觉,以色列这次算是彻底体会到了。

美国这边也被动了。

特朗普政府前段时间搞了个“20点计划”,本想借机收拾加沙局势,要求哈马斯放人质、交武器,却故意没提“两国方案”——巴勒斯坦建国这事儿压根避而不谈。

美国想绕过根本问题,拉个“和平委员会”管重建,阿拉伯国家一看就不买账。

于是局势更乱:也门胡塞武装开始对以色列发射导弹,黎巴嫩真主党边境骚扰,伊朗则通过代理人武装把以色列团团围住。

眼见局面失控,美国赶紧改策略,一边让内塔尼亚胡向卡塔尔道歉,试图修补阿拉伯关系,一边把航母往中东调,“卡尔·文森”号从西太平洋赶来想震慑伊朗。

可这招不太灵,卡塔尔虽然恢复了斡旋,但要求以色列先停火,伊朗则亮出“霍拉姆沙赫尔-4”导弹,一副寸步不让的架势。

美国国内也不安生。移民政策闹得加州天天抗议,经济不景气,特朗普前阵子国庆阅兵当天,全美居然有上千场游行,反对声浪盖过了他的喊话。

美国想在外交上硬气,但家里都顾不过来了。

反倒是中国这边,步步为营,靠两国方案稳扎稳打。早在2023年,中国就发布了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建国,边界回到1967年,首都定在东耶路撒冷。

到2025年,中国的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还提出了五大建议,包括凝聚共识、实在合作、靠政治谈判解决问题。

中东国家看重的就是这种讲规则、讲公平的态度,科威特、伊朗都愿意和中国合作。

中国还提前布局,参与《纽约宣言》推进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让哈马斯放下武器,把权力交给法塔赫,这样才能和以色列谈得拢。

粮食药品送上门,缓解加沙人道危机,同时为长期和平打基础。这套思路既治标又治本,不像美国只顾眼前,把巴勒斯坦核心诉求丢一边,冲突自然反复。

比较有意思的是,以色列这次对卡塔尔道歉,其实也算给中东和平留了点转机。既然能对卡塔尔低头,未来对巴勒斯坦、伊朗未必不能让步。

但前提是美欧和以色列得认清现实,不能再把伊朗当“恐怖分子”标签糊弄过去。伊朗是地区大国,它要的是安全和对等对话,美国一直拒绝,反而把对方越推越远。

中国则主张对话解决伊核问题,2025年呼吁重启全面协议谈判,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连欧洲不少国家都觉得靠谱。

更关键的是,中国靠“一带一路”深度合作中东,能源一起搞,基建帮着修港口、铁路,到2025年中阿贸易额都突破4000亿美元。这种互利共赢的路,中东国家自然更信赖。

美国现在分身乏术,国内有抗议,欧洲盯着俄罗斯,亚太想围堵中国,中东只能应付了事。中国这边则稳步推进,布局长远,慢慢改变了地区格局。

说到底,这场“道歉风波”只是个缩影,反映出中东未来的话语权正在悄悄转移——谁真正尊重地区诉求,谁讲规则、讲合作,谁就能赢得信任。